首页 > 教育故事 >审美文化现象古诗词有哪些(审美文化现象举例)

审美文化现象古诗词有哪些(审美文化现象举例)

無达教育网 2024-08-30 09:37:43 848

学古诗词,对很多人来说貌似一个高大上的行为,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经济腾飞以后,文化回归的呼声渐高,各种古人智慧、典故传承和古诗词开始逐渐充塞普通民众的耳目,自国家层面到各地方都不余其力地宣传、推广古文化、古诗词的精华,大有古诗词文化全面复苏之象。

自秦汉以来,诗经一直踞在中国诗词文化的源头。夫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章,擅用赋、比、兴手法,以乐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别从民间、士人、国家层面采集辑成,反应了不同层面的审美观点和文化传承。说白了,这些诗在上古、中古时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风》采自民间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雅》采自士大夫阶层以政治宣传为主要导向,《颂》采自国家层面以祭祀、颂德为要,以‘礼’为上,故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之说。

审美文化现象古诗词有哪些(审美文化现象举例)

诗经又被称为万诗之母,从其表现手法‘赋、比、兴’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人的审美观点,并延续至今。

赋是描述的意思,直接描述某事、某物、某情,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直白的表现手法,为第一层审美。

比是以某物、某事代某物、某事,有明喻、暗喻、拟人、拟物等具体表现手法,此为含蓄而言之,为第二层审美。

兴是把某事、某理依附在天地万物等寻常可见的事物、自然规则之上,采用‘寓’的手法,此为曲婉之法,为第三层审美。

这三层手法一层更胜一层,赋写用来直叙,毫无遮掩,坦白大气;比法含蓄蕴藉,稍一沉吟便得其中妙趣,略费心神但说服力更强;兴法以一物、一事而起,兴发胸臆、载道明理,一旦明了则可得大道如一之真悟。

古诗词发展至今,赋比兴的手法依然屡用不绝,不仅因为风物传达之微妙杳渺,更因其包容、含蓄的特性更符合国人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