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故事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孔子和子夏的故事概括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孔子和子夏的故事概括

無达教育网 2024-09-05 20:54:1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孔子和子夏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孔子和子夏的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吴起能拜子夏?

子夏堪称孔子关门弟子,名列“孔门七十二贤”或“孔门十哲”,却教出了二个法家弟子,即李悝、吴起。战国中期的商鞅,郭沫若考证是李悝弟子,子夏的徒孙。将子夏视为“贱儒也”的荀子,一生最有名的两个弟子是李斯与韩非子,而这两人是战国后期的法家代表。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孔子和子夏的故事概括

可以说,尽管法家思想源远流长,但战国时期的法家人物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不免让人奇怪,儒法天然对立,为何战国法家代表多数师从儒家?

杀气腾腾的孔子

一直以来,儒家给人的印象是迂腐、柔弱、满嘴仁义道德,但孔子倡导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招之即能上阵杀敌。在战争频繁、“野人”出没的春秋晚期,孔子一群人周游列国,岂能只靠嘴上忽悠,岂能手无缚鸡之力?更为可怕的是,在孔子思想中还有杀气腾腾、严刑峻法的一面,不信且看以下二件事。

《春秋》的作者是孔子,这本书出现之后,就让很多叛逆者坐立不安。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乱臣贼子之所以惧怕《春秋》,肯定不是因为《春秋》会将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是在于《春秋》讲述专政、崇王(周天子),字里行间清晰地表达出了对乱臣贼子采用严刑峻法的思想,因而乱臣贼子才会害怕。清朝史学家章学诚评价:“申(申不害)、韩刑名,旨归赏罚,《春秋》教也。”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件事,谈到“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认为量刑过重,但孔子认为:“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说到底,孔子赞同法办弃灰于道者,汉朝时大儒刘向将之挪到了商鞅头上,成为商鞅严刑峻法不得人心的罪状之一。

孔子弟子,故事?

孔子的弟子中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其中**颜渊的故事尤为人所熟知**。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之间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弟子们的性格和才华。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著名故事:

1. **孔子与颜渊**:孔子在一次北游农山时,与子路、子贡、颜渊等弟子同行。孔子登高望远,感叹天地之悠悠,引发了对千古事的思考。颜渊是孔子最为赞赏的弟子之一,以其德行和智慧著称。

2. **孔门十哲**:孔子的弟子中,有十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他们是孔子亲自称赞过的弟子。这十位弟子在德行、政事、口才和文献典籍等方面各有所长,分别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冉有、子路、宰予、子贡、子游和子夏。

3. **子路的故事**:子路(仲由)是孔子最早的弟子之一,以其刚强直率的性格和勇猛武力而闻名。他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忠实的追随者和朋友。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上,更在于他培养出的众多弟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专家,有的甚至成为诸侯国的卿相。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至今仍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孔子和子夏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孔子和子夏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