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大原理是什么(心理学十大原理有哪些)
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罗森塔尔试验:罗森塔尔通过A、B两组小白鼠穿越迷宫的测试得到启发将其应用于学生身上,学生真的成为佼佼者。“心理暗示”-长期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其情绪、损害健康。相反,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会使其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对方就会朝良性方向发展。现代的“赏识教育”原理同它相同。
二、超限效应: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精彩的演讲感动了他,于是他准备捐款,牧师又降了10分钟,他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他决定不捐了,等到牧师结束了他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他由于气愤,不仅未捐,还从盘中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生理学亦称之为“超限抑制”。
三、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之寓言:他无法容忍孩子每天在他家门前的嬉闹,于是起初每天给他们10美分,并对他们说:他们让他觉得年轻,并以此感谢。第二天,孩子一如既往嬉闹,老人给他们5美分,也勉强吧,孩子兴高采烈走了。第三天,孩子又来了,老人只给了2美分,孩子勃然大怒,发誓再也不来表演了。老人方法很简单,它将孩子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者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的行为。
四、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将行人的衣服脱掉。北风冷风凛冽、寒冷刺骨,行人却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而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不觉春暖上身,时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胜利。南风胜利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这种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之为“南风效应”。例如:生活中沟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对方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木桶理论: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多少,决定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人综合能力和形象的长期稳定不是靠一时的哗众取宠与表现,而是靠你的长期稳定,取决于整体状况。
六、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霍桑工厂制度规范、设施齐全,但工人仍旧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不理想。后来心理学家进行试验:信息学家找工人谈话两万余次,规定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不满。最终效果明显,收益大幅度提高。上司的耐心倾听对员工来说就是一种肯定。默认的肯定让员工得以发泄不满,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因而会更加自信努力的工作。
七、增减效应:人际交往的增减效应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生活中“先褒后贬”做法不恰当;应该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一些无伤自尊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的予以表扬。
八、蝴蝶效应:据研究,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翅膀带起的微弱气流,在各种因素的参杂后,几星期后会变成席卷美国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将其称为“蝴蝶效应”。理论表述:微小的起因,仅时间及其它因素参与作用,会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九、贴标签效应:二战期间,美国兵员不足,于是动员监狱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在训练期间,心理学家特别强调犯人每周给最亲的人写封信叙述自己洗心革面、如何改过自新;三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信中写自己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表现。结果犯人在战场上勇敢拼搏,和正规军毫不逊色,心理学家将其称为“贴标签效应”。领导者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员工多贴正向的标签。
十、登门槛效应:在请求别人帮忙时,开始要求就较高,很容易遭拒绝;如果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加其分量,更易达到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登门槛效应”。职场中,领导者可先对员工提出较低要求,待他们按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步提高,从而使员工去休止积极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