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故事 >安然无恙的故事,安然无恙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安然无恙的故事,安然无恙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無达教育网 2024-06-24 12:36:0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然无恙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安然无恙的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包拯铁面无私,得罪不少权贵,为何还能连续升迁安然无恙?

我想应该是他是代表了百姓,替百姓说话,要是包拯出事,应该会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以及反抗,会动摇朝廷的根基,这是一点。

安然无恙的故事,安然无恙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再者,包拯这些故事不少都是编的,你认真就输了,主角都是有主角光环的!

首先,宋太祖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文官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其次,宋仁宗,宽仁温厚,知人善任,御史弹劾机制完善,朝廷廉洁正直的名臣多。“为人君,止于仁”,“仁”就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其三、包拯廉洁公正,受人拥护,朝廷需要这类清官。

包公生活在宋仁宗时代,不畏权贵,执法如山,而宋仁宗也是宋朝难得的明君,正所谓君正臣良,加上朝中也有一些象王丞相这样的清官扶助,包公身边又有文韬武略的一群下属拱护,所以尽管包公掌与权贵者斗争,总能化险为夷。

包拯,因公正廉洁,人称包青天,三司户部判官、御史中丞、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一生断案无数,刚正不阿,威望很高,正因为如此得罪不少权贵,但是为什么包拯屹立不倒呢,居然26年间升迁27次,包拯赤胆忠心,皇帝信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包拯虽得罪了不少权贵,但包拯也是有很多好友的,包拯是天圣五年进士出身,同一批的提干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后来有做到宰相的,有几个还是封疆大吏,包拯就与这些同窗好友相互之间保持友好和互动,势力非常庞大,不要被电视剧洗脑了,包拯虽刚正不阿,但也不缺心眼,他和同窗的友好互助就体现了这一点,再加上皇上的信任,因为才会一路向上!


包拯26年升迁27次?也不知这种明显不靠谱的统计是怎么传出来的。嗯,肯定来自网络地摊文。

稍微了解一下宋朝的官制与包拯的履历,就不会闹出包拯26年升迁27次的笑话。北宋前期,官员的品阶是九品三十阶,即九品至四品,每品分为正上、正下、从上、从下;三品至一品,每品分为正、从,一共三十个品阶。包拯入仕之后,初始阶官是大理评事,从八品下。如果升迁27次,那么包拯的品阶将超出正一品。而包拯的最高阶官是礼部尚书,死后追赠的,北宋前期,礼部尚书的品阶是正三品。

其实包拯不但不可能二十六年升迁二十七次,而且,事实上,包括还有过贬官的经历。那是至和年间,请看《宋史·包拯传》的记载:“迁刑部郎中。坐失保任,左授兵部员外郎、知池州。”什么意思?就是说,包拯的阶官本来已升迁为刑部郎中(从五品上),但因为举荐人失误,受了连累,贬为兵部员外郎(从六品上)。那些说包拯“26年升迁27次”的网文,大概是将包拯的每一次职务(差遣)调动都当成了升迁吧。

包拯,字希仁。泸州合肥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来因多出弹劾权贵,被授龙图阁直学士。再后来又历权知开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因曾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被后人称为包侍制、包龙图!

包拯一生公正廉明、立朝刚毅,不附权贵敢于为民伸冤,故有包青天和包公之美名。后世将其奉为神明,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说到这里大家都在想,为何屡次包拯顶撞权贵还能连续升迁安然无恙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包拯的好上司: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在位42年,自他亲政后逐步体现出了他的宽厚和开明。宋仁宗虽然作为皇帝,但他天性仁厚,对人和蔼可亲。在位42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修养生息,使宋朝发生了质一般的飞跃。

仁宗在位时,知人善用,人才辈出,最出名的莫过于包拯。包拯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次顶撞上司,纳谏时吐沫都飞到仁宗的脸上了。而仁宗则是一边擦脸,一边听着包拯的建议,没有丝毫怪罪包拯的意思。包拯屡次顶撞权贵,那就是仁宗这个好上司在给他撑腰。毕竟包拯做的是对的,所以仁宗才无条件的去支持他。

以上都证明了仁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也证明了下属要想施展抱负,有一个好的上司是必不可少的。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仁宗驾崩后,举国痛哭。而且消息传到大辽,辽国皇帝都为仁宗痛苦流泪,还为仁宗立下了衣冠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然无恙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然无恙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