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会说话的孩子怎么教育)
父亲教育孩子,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少说话,甚至不说话。我想大凡天下父母总是盼孩儿有出息,能与周围的人相处好关系,做事做人顺顺当当。父亲之所以说这话也许是事出有因,单拿这句话来说也许是有悖于父亲的原意。其实父亲应该换种说法,孩子说话呀,要动动脑筋,要看看场合,要想想再说。就像在家里两口子一言不合也会争,父子母女说得不好也要生气,更何况在外面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可想而知说话的确是十分重要,要经过大脑思考。父亲从这个角度出发是在教育孩子说话要注意分寸,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这也未尚不可。但是,在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启发鼓励孩子应该学会大胆的表达能力,让他多说会说,多与同学交流来往,让他学会同样一句话,倘若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在茶余饭后与你交流沟通中,逐渐明白说话做人的道理,多从正面去引导启发,这对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积极的个性是十分有益的。对他今后走上社会,能愉快和谐与人相处来也不无裨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学会说话听话对己对人对孩子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罗振宇
这位父亲教导孩子的方式,体现了他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教授卡罗尔.德韦克通过数年的研究,在她的《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固定型和成长型2种思维模式,并且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后天经验不断进步的。
“暂时说不好”并不等于“以后你也说不好”,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判了“死刑”,其实是扼杀了他接下来努力的可能性。
孩子的思维模式首先受的就是父母的影响,一念之间,效果却是天差万别。
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时的失败能定义的。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打造转换视角的能力,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改变和努力,树立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教育的目的在于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敢于面对问题,不断吸取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找借口和托词。
为人父母可以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许,不对结果有要求,但不能不对孩子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早教在家庭,因此必须打造成长型家庭教育环境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育的关键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欢迎“关注”/“转发”,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