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观后感300字(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观后感500字)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就尤其显得重要起来,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心里健康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首先,当前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从素质教育的目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健康的心理,即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二是消极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则形成不健康的性格,诸如萎靡不振、胆小怕事、悲观厌世、狭隘猜疑、懒散等
,其中之一的依赖性,依赖性是指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自理或自给的心理特点。产生这种心理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家庭。当代的儿童是家里的“小公主,
“小皇帝”、“小太阳”
,一家人的活动几乎是围绕着孩子来计划开展。替孩子做饭、洗衣裳是理所当然的,替孩子端茶送水也是合乎情理的,替孩子做作业就有些过分了。于是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格。二是来自学校。长期的应试教育又把学校的教育引向了“死胡同”,特别是中小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替学生订购了大量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学生做不完由教师仔细地讲;教师讲不完的由学生照着答案马马虎虎地抄。长期以来养成学生学习不动脑筋,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依靠答案和作文参考资料的行为习惯,而这样的坏习惯则是由依赖的心理支撑着。懒惰心理,学生大多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心中无目标、行动无动力、学习不讲方法,课堂上无心听讲、无心参与课堂活动或者装模作样应付,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情绪低落,思想消极。
其次,对于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特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广大中小学生虽有着热爱生命、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健康状态,但也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生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
最后,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首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措施。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要保证学生自心健康的成长,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其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实施素质教育;二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沉重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教学目标;三要指导学法,让学生掌握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四要精选作业和习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五要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严肃制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严禁对学生心灵施暴,应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