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活动 >青少年人际交往调查问卷(青少年人际交往案例)

青少年人际交往调查问卷(青少年人际交往案例)

無达教育网 2024-08-09 06:23:59 24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发布了《中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报告》,该报告指出,三成学校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必修课,但未成年人心理干预体系仍脆弱。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调查”显示,34.0%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必修课,14.3%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选修课,32.6%的学校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5.3%的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咨询和活动,7.5%的学校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只有3.8%的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举措。

青少年人际交往调查问卷(青少年人际交往案例)

与此同时,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17个城市12-18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中17.2%心理健康状况“好”,66.6%处于“良好”水平。另外,有13.8%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3%心理健康状况“差”。

《中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报告》课题组成员孙云晓介绍,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心理干预还是脆弱的。“我们调查发现,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有一些是政治课的老师,有一些是辅导员,还有一些是其他课程的老师修了心理学的学位。总之,当孩子有了心理问题之后,这些心理咨询师对孩子来说还是老师,难以起到心理辅导的作用。而且当孩子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也没有进行心理治疗的能力。”孙研究员建议,参考国外的形式,在学校设立更为人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与专业医院进行联络。当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医生时,学校能够及时与医院联系。

这次调查,在各阶段的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问题都普遍存在。这一年龄段群体中的情绪不健康现象令人担忧,约24、7%的人存在情绪障碍的现象,21.1%存在一定的情绪问题,尽管55.2%的人情绪健康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其均值15.68%远远高于CES-D量表中国长模均值11.52。

孙所长手中还有两份上海市其他机构的调查结果,一份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调查:在16-25岁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中,敌意、妄想、焦虑、强迫、躯体化、恐怖和抑郁等几方面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都明显高于SCL-90中国长模,而且社区青少年在对社会的态度上明显比普通青少年更为消极和冷漠。

另外,几年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一份调查显示,6-11岁的儿童中,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该群体中各类行为障碍检出率为23.2%,远远高于高中生的13.9%和初中生的9.1%。其中注意缺损障碍,又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在这一群体的各种心理问题中占第一位。

这样,这三份调查基本上涵盖了上海市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基本情况。综合三份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都普遍存在。不过,专家也特别向本刊指出,虽然都有问题,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6-11岁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为儿童多动症;11-18岁为情绪障碍,而16-25岁则主要表现为社会态度顺应问题。

在去社科院之前,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些有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数据,譬如: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0.2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以此推算我国约二亿的大中小在校学生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据报道,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2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发现占总数16.7%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13.67%,高中生为18.7%,而大学生高达25.39%……相比较而言,上海市社科院的此次调查结果,并没有先前这类调查数据高。对于这个不同,包博士认为,虽然心理健康却是越来越受社会特别是家长重视,但我们不能简单归类,不能把普通的或者短期的心理适应问题匆匆归为心理不健康。社科院的此次调查用的标准化抑郁量表CES-D。

社科院的此次调查还显示,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大小与其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直接关系。这其中学习压力位居榜首,其次,恋爱压力、健康压力、家人关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应激源。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情绪问题都与学业紧张有关,学习压力不仅在影响心理健康的种种应激源中稳居榜首,还表现出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孙所长介绍,最近他们正在策划一项大型的调查,最快可能5月份前就能铺开,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一个重要课题。据说这次调查规模比上次更大,调查对象的年龄也更加广泛,其中心理健康调查是这次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青少年心理咨询业调查

“希望有人能帮我,可是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究竟能找谁来帮我!”这可能是许多正遭受精神困扰的人们的困惑。刚入大学不久,小蕊听过第一场由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的报告后,才知道自己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等等。

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孙抱弘副所长介绍,近年来,上海市的心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大专院校、中小学、医院、社区及民间团体等相继开办各种心理咨询服务。这些机构对于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上海市大大小小各种心理咨询室已经达到80多家,拥有20多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以高校为例,据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统计,截止2004年6月,全市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有200余人,23所本科院校中,21所开展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其中18所有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这些心理咨询师的存在,以及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受益,从心理困惑中走了出来。另外,心理咨询也正逐渐被更多的人群接受。

鲍立铣是上海同济大学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据他介绍,同济大学心理咨询室目前共有六位专业心理咨询师,阵容比前些年扩大了许多。而他们的心理咨询室也从以前常被人们忽略到今天变得门庭若市。鲍老师初步统计了一下,上学期单他个人接待的来做心理咨询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平均下来每周大概有10人次左右。与以往相比,他们的工作量是越来越大了。

鲍老师是2001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那时候主动来做咨询的学生数量相当少。当时与同学们谈起心理咨询,大学生们还是心存忌讳,似乎看心理医生就是“神经病”,会被别人说三道四。所以有学生即使来咨询了,也会特别对老师提出要求,请求匿名。而如今,一个宿舍的全体同学、一对好朋友,大家一起来做心理咨询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大学校园里,让心理咨询师参与自己的成长,帮助自己处理人际交往、学习、自我探索方面的烦恼是大部分学生都认可,或者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做过四五年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徐博士也认同这种观点,“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家长都比较重视,所以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的家长还是蛮多的。”

2005年7月18日,全国监狱系统首个省市级的心理矫治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而在罪犯改造中引进心理矫治手段其实在80年代末就开始了,只是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监狱系统都更加重视这个问题,组织专人专门培训,希望能在劳动改造的同时,改造罪犯的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与上海市少年管教所有一个关于“攻击性人格矫治”的课题。

据参与这个课题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耿文秀老师介绍,他们组织过多次团体训练,通过心理学的途径干预,告诉这些心理有障碍的青少年一些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这类人群的自我控制能力。

少管所许多有攻击行为的少年犯们从这个课题中受益。如上文提到的15岁的杀人犯,他在2004年6月开始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与少管所共同开展的“攻击性人格矫治”课题中所开展的团体训练项目。在实施的四个月中,他参加了诸如齐眉棍、进化论、我的重要他人等项目,使他深有体会。事后,他真诚地对管教说:“通过团训,我感到人世间有许多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以前可能没有察觉到,老师们这样地帮我我非常感谢。”

当然,在心理咨询这一块,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充其量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有关心理咨询的这些数字并不值得称道,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每一百万人口中有550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达50—100名,上海每百万人口中的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只有10名左右,专业从事青少年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则更少。而且由于各种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多是业余或者兼职教师,缺乏特殊的专业训练。再加上他们往往存在自我定位不清,服务对象模糊的特点,能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的部门还相当有限,故而,在今后如何结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发展相关力量,真正起到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不仅是沪上心理咨询机构的长期目标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容忽略的组成内容。

由于潜在巨大消费群的存在和需求,目前心理咨询市场可谓一派火热,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开一个心理咨询所,成为许多人看好的职业规划。

作为专业出身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徐浙宁博士很是感慨。她认为目前有许多开业的心理咨询师在职业能力、基本素质与任职资格等问题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业余或者兼职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更是缺乏特殊的专业训练。此外,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对于学员的报考资格限制不严,追求短、平、快的效果。据徐博士介绍,国外要考出心理咨询师的证书,首先需要你具有医学的学习背景,要求相当严格。